“一带一路”海外项目重磅上新 高质量工程惠及沿线国家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2-05-23 06:35
channelId 1 1 2 11832fa7b122462dba09bebfd8256f74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视频制作 叶源昊 尹雪诺

最近,“一带一路”海外工程接连重磅上新,在全球多地开花结果。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市中心,一座11层高的大楼拔地而起。继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投入使用后,这座由中国建筑承建的考斯玛中柬友谊医疗大楼也正式启用,当地群众就医看病更方便了;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坦桑尼亚最大的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市,由中国中铁承建的坦桑蓝跨海大桥顺利通车,有效缓解了该市交通压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象征自由与和平的托举造型吸引当地民众和游客前来打卡;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通车仪式近日隆重举行。作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欧洲第一单,匈塞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实现了中国铁路标准与欧盟UIC标准的首次对接。由此,塞尔维亚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一带一路”,联通民心。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一带一路”海外工程项目建设者,看民生工程为当地带来哪些改变。

设计尊重当地文化,建造注重节能减排

在柬埔寨特本克蒙省,由中国政府援建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从3月中旬开始正式接收病人。在妇产科,28岁的值班医师金·拉塔娜在为一名孕妇做产前检查。

“许多附近的病人都会首选来这里看病。”拉塔娜原本就职于省内另一家医院,听说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竣工了,立刻递交了求职申请,最终在1比10的录取率中脱颖而出,“我很幸运,许多年轻医生都争着来这里上班。”

而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也在招聘医生。

“医院扩建后规模更大,对医护人员的需求更多,当地卫生部门正在招聘医护人员。”援柬埔寨中柬友谊医疗大楼项目技术组组长师晓光说,3月21日大楼举行启动仪式后,医院就开始正式接诊,他和几位同事留下做后期维保工作,并为各科室医生护士开展培训,教他们使用最新配置的诊疗设备。

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是中国援助建设的民生项目,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新建设的医疗大楼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规模为400个床位,是一座包含门急诊、医技科室、内外科病房及相关附属设施,配备完善一流医疗设备的综合教学医院医疗大楼。

在医疗大楼的主入口,建筑外立面的造型如同合十的双手。金银相映的外幕墙上,点缀着柬埔寨的国花隆都花。“‘合十礼’是柬埔寨人的传统见面礼,在见面、告别、道歉、道谢等场合都会行‘合十礼’。”援柬埔寨中柬友谊医疗大楼项目技术组副组长刘勇告诉记者,项目设计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将“合十礼”这一当地元素与中国建筑语言相结合,象征着中国人民对柬埔寨人民的美好祝愿。

低能耗是这栋医疗大楼的又一特色。据刘勇介绍,当地存在用电困难情况,大楼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缓解了用电紧张,也降低了医院运营的电费负担。

金边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为适应当地气候与地域环境,我们在楼内设置了中庭、通廊、通风防雨百叶和开敞式交通,保证整个医院自然通风、节能减排。”刘勇说,各层的开敞区、室内与室外以花池分界,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配备现代化医疗设备,项目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是中柬友好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是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也是中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钢铁友谊的历史见证。”在启用仪式上,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考斯玛医院焕发新活力,一跃成为柬埔寨最大、最先进的医院之一,为金边乃至柬埔寨全国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这次援助扩建以后,医院配备了高端医疗设备和科学分诊医护体系,成为柬埔寨最大、最现代化的公立医院之一。”据师晓光介绍,原先院内只有不到200床病房,现在设有18间诊室、366床病房、34床留观病房,以及B超、彩超、心电、肌电、脑电、心肺功能等9间功能检查室。

1台MRI(核磁共振)设备、1台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1台DR(数字化放射检查)设备、1台胃肠造影设备、1台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在医院影像中心,高端诊疗设备配备到位,医生可以为病人做一系列复杂检查,而这些原来是没有的。

以前,在柬埔寨,由于缺少具有高水平医疗条件的医院,不少病人需要出国接受治疗。如今,中柬友谊医院建成,让更多病人可以在本国治病并接受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治疗。

“建成这所现代化大型医院,我们特别开心。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柬埔寨的支持。”在接受视频采访时,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慢病科科长双手合十,“这为我们当地民众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疫情下,看到大楼里的工人们逆行坚守在建设岗位上,非常感恩。”新医疗大楼施工时,在大楼南边老院区工作的一名急诊室护士说。

2018年10月,大楼开工建设。开工前2个月,师晓光抵达柬埔寨,准备前期拆除等工作。此后3年多,除了2019年5月回国休假了一次,其余时间他都扎点在项目上。

“疫情给项目推进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国外施工滞后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但我们这个援外项目在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比预期提前两个月竣工,顺利通过质量验收,这跟我们中国施工单位的专业能力和高效作风密不可分。”师晓光说,疫情发生后,国内外派工人困难,他们现场招聘属地工人,并为他们开展技术交底,由经验丰富的中方管理人员带领柬籍员工边干边学、快速上手,不但解决了用工困难,而且让属地工人掌握了更多技术,收入也增加不少。

授之以渔,以项目建设带动当地就业和技能人才培养。刘勇主管现场施工生产,平日里和当地工作人员打交道多,一位中文名叫林娜的柬埔寨姑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9年夏天,林娜初到项目工地,负责做一些打扫工作,一个月大概挣300多美元。“她非常认真好学,下班后还经常主动留下来,跟中国师傅学刮腻子、贴砖之类的。”刘勇说,去年上半年,她成了当班组长,能带着当地工人一起干活,工资也涨到了一个月600多美元。今年初,她的月工资已经超过1000美元。

“工人们在项目上学到了技术,凭着这段工作经历,他们之后也更容易找到不错的工作。”刘勇说。

“我是柬中友谊的受益者,将来也要做好柬中友谊的推动者!”柬埔寨项目翻译索兴说,中国援助柬埔寨建设国家体育场、水电站、道路以及各类公共设施,不仅提升了柬埔寨的基础设施水平,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柬中友好已扎根于两国人民心中。

医院特别设立中医科,中国首次外派国家级中医抗疫专家组

今年3月底,中国向柬埔寨无偿援助的第八批500万剂新冠疫苗陆续运抵金边,助力柬埔寨更好地实施加强针接种计划。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是最早向柬提供疫苗的国家。”柬埔寨卫生部国务秘书约桑巴说,自2021年2月7日首批中国援柬疫苗运抵之日起,为支持柬抗击疫情和保护民众生命安全,中国陆续向柬提供了多批疫苗。截至目前,中国已向柬埔寨提供了4200万剂疫苗,成为柬埔寨最重要和最安全的疫苗供应国。

“首批疫苗运抵后,我们接到柬埔寨卫生部门的通知,说中国援助的疫苗到了,第一时间给我们项目的工作人员接种,大家全部完成了三针接种。”刘勇告诉记者,项目工地旁的医院老院区是新冠患者接收治疗点,除了接种疫苗,项目组还因地制宜采取围挡隔离、封闭管理、定时消杀等措施,防疫、生产齐头并进,在确保工程进度稳步进行的同时实现了“零感染”目标。

扩建后的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特别设立了中医科,并由中国国家级中医医疗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筹建工作。就在医院正式启用前夕,中国援柬中医抗疫专家组飞抵柬埔寨,入驻该院中医科。

“经过对多家医院的走访,在使馆等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最终选择在考斯玛医院开设门诊。”中国援柬中医抗疫专家组领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说,这是中国援建的新医院,门诊环境相对较好,设备也比较先进,能更充分地发挥中医药优势。

这是中国对外派出的全球首支国家级中医抗疫专家组。“从中医门诊开诊前几周的情况看,专家组的构成很好地满足了柬埔寨当地民众,以及中方外派人员对于中医专家组的期盼。”徐凤芹说,专家组团队共有12人,涵盖管理、医疗、护理、疫情防控等多方面人才,并根据柬埔寨当地常见病,组织了ICU、心血管、风湿免疫、骨科、针灸、神经内科、消化等专业的相关专家赴柬。

据徐凤芹介绍,专家组在柬埔寨期间,首先立足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组织开展好中医门诊,规划建设示范性中医病房,并开展好新冠会诊与救治工作。此外,专家组还将与考斯玛医院一同组织开展100人次的技术培训。

“柬埔寨疫苗接种率很高,确诊患者中无症状与轻症占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中,新冠既往感染者比例比较大。”徐凤芹说,新冠后遗症对既往感染者产生了生理和心理影响,专家组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供科学诊断、规范治疗和心理疏导。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铺就通向更美好世界的阳光大道

受疫情影响,项目一度面临工人短缺、工期紧张等难题。师晓光经常身兼数职,当地装载机司机休假时就补充司机岗位,晚上带着所有管理人员、班组长一起搬运装修材料、清理楼内卫生,经常加班到凌晨。

“有一次,我从工地回来时胳膊上沾满灰尘,拍了张照片发给我媳妇,结果她以为我生病了所以汗毛变白,给我查需要吃什么药治疗。”师晓光说,做援外项目意味着和家人聚少离多,上次回国休假还是2019年5月的时候。“小孩今年已经5岁,每天和孩子视频联系,视频里他会说要看塔吊、叉车,会叫我‘工程师晓光’。”

2008年大学毕业后,师晓光一直扎点海外工程,足迹遍布多国,先后参与了非盟会议中心、刚果(布)中刚友好医院等项目建设工作。

“看着医院拔地而起、设备安装到位,想到自己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光发热,那种开心和成就感是别的比不了的。”师晓光说。

与师晓光一样投身“一带一路”海外项目的中国建设者还有很多。得益于他们的辛勤付出,一个个项目从设计图纸变为现实;从亚洲到欧洲,从非洲到拉美,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各方携手合作,帮助沿线国家增强了内生发展动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韧性,也得到当地民众发自心底的认可。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8年多来,“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连点成线到面,在广袤大陆上落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创造机遇,惠及世界。截至今年4月19日,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

“我们和非洲兄弟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脱贫了。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并和非洲兄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近,谈起自己此前在尼日利亚获封“酋长”的经历,中国小伙孔涛说。

2019年4月21日下午,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吉瓦地区的皇宫内,孔涛被当地“土皇”(吉瓦地区最高级别酋长)授予“WAKILIN AYYUKA”酋长封号,译为“工程领袖”,以表彰他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者在促进中尼双方合作与当地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2010年研究生毕业工作后,孔涛就被派到尼日利亚修铁路。长达10年的外派生涯里,孔涛先后参与了中国在海外首条中国标准铁路阿卡铁路、西非首条城市轻轨阿布贾城铁等的建设。

疫情发生后,孔涛所在项目部接到了为当地改建“方舱医院”的任务。关键时刻,中国企业和员工再次展现担当。在封城、物资不足、人手紧张的条件下奋战13天后,“方舱医院”建设项目完成,为疫情防控构筑了生命的“防火墙”。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来实在的利益,为沿线国家的人民带来真正的福祉。民心相通、命运与共的故事,还在“一带一路”上继续发生着。